沉寂50年堂会盛装复出
最传统的也是最时尚的,成都今年将正式恢复堂会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
看变脸、赏杂技、听川剧……昨日元宵佳节,在我市已经失传了50多年的民间“堂会”在全国著名的私家园林易园重登历史舞台。据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介绍,从今年开始,我市将正式恢复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。
现场 堂会复出台下观众大呼过瘾
“观众朋友大家好,元宵堂会现在开幕!”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之后,舞台上响起了传统的川剧音乐,只见一位身着蓝白色相间的戏服的大花脸大步走到台中央,一个跨步向前,脸谱“哗”地一声全部改变。没错,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川剧变脸。台上脸谱不断变换,台下巴巴掌拍的响响亮亮……
精采绝伦的变脸表演让台下的观众直呼过瘾“好,好,再来一个!”台下,观众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,纷纷提出要求。接着,双簧、茶艺、二人转、古筝、杂技……传统艺术纷纷登台,个个精彩,个个抢眼,硬是让看惯了通俗艺术,习惯了在麻将中过年的成都人感到耳目一新。
反响 观看堂会比起打麻将有趣多了
“好看,巴适!”看了堂会上个个精采绝伦的表演,刘小姐和男朋友简直有些留连忘返。“原本以为堂会上会是一些很陈旧的东西,可一看还觉得真有点意思!”穿着新潮的刘小姐无法掩饰喜悦的心情,她告诉记者,过去别说看,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堂会。“请朋友看一场堂会,可比唱卡拉OK、打麻将有情趣多了,也很有面子呀!”刘小姐兴奋地说,她以后还会去看堂会。
“我儿子不久就要过生日了,到时候我准备弄一个堂会,请一些艺术家到家里表演,这样肯定很有新意,不仅小孩子会高兴,家里老人肯定也喜欢”。一位正在看堂会的何先生如是说。采访中,从观众的反应来看,这样的堂会的确让喜欢新鲜玩意儿的成都人喜出望外。
初衷 操办堂会想让更多人感受民间艺术
人过生日或者子女结婚,甚至高兴的时候,也会请人来演堂会。解放后,成都的堂会就销声匿迹了。前段时间,他一直在思索,想找一种吸引人的过节新耍法,思来想去,他觉得“堂会”最有意思,于是举办了此次堂会。
“堂会虽说是传统艺术,但比起卡拉OK来,它似乎显得更新潮。最传统的也是最时尚的嘛!”易文清告诉记者。当记者打听起此次堂会的开销时,易文清三缄其口,“我举办堂会并不是只让家里人看,而是希望更多的成都人都来享受这一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”他笑着告诉记者。
而据负责变脸演出的川剧院某年轻演员介绍,最近几年,他们曾接到了一些举办私家聚会演出的邀请,有点类似“堂会”,这些人中有的家底比较殷实,有的也是普通的家庭。演出中,他们一般都备有不少节目,只需请一两个专业人士来压压场子即可,演出的花销最低的只有300元~400元,最高的有好几万元。
点评 现代堂会没有礼制怎么热闹怎么来
据四川省文化善行促进会会长李树人介绍,“堂会”是家里有喜庆事邀请艺人来举行的演出会,主要盛行于有钱有势的“大宅门”之内,从汉朝开始,堂会就开始在民间流行,到了明、清时期,堂会盛行达到顶峰。其中,《红楼梦》中大观园里举行的堂会最为人们所熟悉。据了解,过去,一场高质量的堂会往往各大派别名角荟萃,在京戏史还制造过“绝唱”,比如著名票友张伯驹在其四十大寿的堂会上,居然请来了名噪一时的余叔岩、杨小楼、王凤卿、程继仙等名伶,一开场的“四将起霸”简直是空前绝后。解放以后,堂会渐渐在民间消失。
与旧社会相比,此次复出的堂会,平民化,娱乐化的元素明显增多。李树人告诉记者,最早的堂会作为一种应酬的礼仪,与其说是演出,不如说是一个仪式,堂会的精神是礼数,承担着孝义等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,有浓厚的时代色彩。现在的堂会,不在讲究礼制,更多的是现代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,怎么热闹怎么来。李树人最后表示,堂会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复苏,让成都人找回了传统,值得高兴。
未来 特色再现堂会上可照单点节目
几个小时的演出,让观众饱尝了一顿民俗风味大餐,很多观众甚至意犹未尽。易文清很高兴地告诉记者,目前四川川剧院著名的表演艺术家、梅花奖得主崔广莉已经决定组织一批专业的川剧演员,专业从事堂会演出和研究,让成都人以及外国友人都有机会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堂会。
同时,他们还将逐步恢复堂会点戏的特色,即组织者会将表演的节目写在一个大纸扇上,负责掺茶的服务人员会带着扇子穿插于客人中间,客人如果需要,就可以根据扇子上的节目单点自己喜欢的节目。
本文出自 易园|易园园林|易园集团|易园园林博物馆|巴人石头城|天意谷风景区|易园餐饮|易园园林设计院|易园古典建筑|瞿上城苗木基地|易纹轩|易园盆景艺术|四川易园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,原文链接:http://www.scey.cn/1689.html 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暑期门票优惠券免费领取...来天意谷,捞鱼抓螃蟹,羊驼 鸽子 浣熊 梅花鹿。。
夏日来袭,城市高温骤起,小朋友们也放暑假了,寻一个凉爽好玩之地,全家总动员一起来一趟说走就走的避暑出游吧。
2021-07-11 天意谷风景区